论德国在欧元区的经济“霸权”(上)
张一苇
原创文章
2018/09/07

本文由智堡翻译,翻译行为获得了原作者授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智堡的立场和观点,译文仅供教育及学术交流目的使用。

原文标题:German Economic Dominance and Minsky's Proposal for a Shared Burden between the Hegemon and Core Economic Powers,作者:Ignacio Ramirez Cisneros,发表日期:2018年8月,译者:张一苇

欧洲的经济系统是以德国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欧洲)大陆的繁荣主要依赖的是德国的繁荣和事业。

Round Germany as a central support the rest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system grouped itself, and on the prosperity and enterprise of Germany, the prosperity of the rest of the Continent mainly depende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2007, 9)

为了获得盟国在对苏战略出口管制上的支持,美国必须在西方提供替代市场。

To secure allied support for strategic export controls against the Soviet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must provide alternative markets in the West.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引用自Amsden 2007, 47)

前言

德国在欧元区 (EZ) 乃至更广泛的欧盟 (EU) 中的经济主导地位不存在争议。2016年,该国GDP占欧元区GDP总量的29%;截至2015年,它是欧盟28个成员国中18个国家的最大区内贸易伙伴——除了爱沙尼亚和塞浦路斯,所有欧盟国家的区内贸易伙伴前三名中都能找到德国 (Eurostat 2015)。2016年,德国占欧盟区内出口份额的近23%,占欧盟向世界其他地区 (ROW) 的出口份额更高达28.6%。[注1] 虽然目前德国出口的近60%仍流向其他欧盟国家, 但对ROW的出口增速越来越快(且主要是内生驱动);不过德国对ROW的贸易顺差,比对其他欧盟国家的顺差更大。

注1:现实中这两个份额很可能更高。“鹿特丹效应” (Rotterdam effect) 是指欧盟在录入贸易数据时,仅按照货物始发港和终到港之间的吞吐量计算,而不考虑货物原产国和目的国。这就意味着荷兰(鹿特丹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的贸易统计数据存在严重夸大,而现实中这部分贸易额应属于其他国家,当中最突出的就是德国。

然而,作为经济领导者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货币生产经济体 (monetary production economies) 间根据政治和经济利益相互竞争的一套全球体系当中更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美国被赋予了对货币生产经济体的绝对领导权。它控制了中东的石油出口,终结了先前歧视美国出口的双边贸易集团,重新设计了欧洲与其前殖民地之间的关系,领导了民用和军事工业的技术创新,并通过与欧洲乃至其他大型经济体和地域大国的关系,令大西洋霸权延续下去。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并为第二部分做出铺垫,探讨主要民族国家在二战后新国家体系中肩负的具体责任。第二部分继续讨论外部均衡 (external balance) 的某些限制为何不适用于货币生产经济体中的领导者。第三部分着眼于海曼·菲利普·明斯基 (Hyman P. Minsky) 关于霸权与其他核心工业经济体(即区域霸权)共同承担维持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性责任的提案。第四部分审视了德国在欧元区内的领导地位,以及德国应当如何模仿美国的部分贸易政策,才能令欧元区成为一个主权和半主权国家组成的可行经济集团。第五部分讨论了欧元区解体的情景,及其对欧元区外围国家可能造成的一些影响。最后一节对全文做了总结。

本篇为免费文章,请登录后阅读完整内容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