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美联储:后危机时代谈作为财政收入的铸币税(三)
张一苇
原创文章
2020/04/07

本文由智堡翻译,翻译行为获得了原作者授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智堡的立场和观点,译文仅供教育及学术交流目的使用。

原文标题: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es and Central Bank Profits: Seigniorage as Fiscal Revenue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作者:Jörg Bibow,发表机构:The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of Bard College, Working Paper Collection No. 916,发表日期:2018年10月,译者:张一苇

作者Jörg Bibow系莱维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斯基德莫尔学院 (Skidmore College) 经济学副教授。本文收录于莱维经济学研究所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of Bard College) 工作论文集 (Working Paper Collection)。

因篇幅等原因有删节。央行利润的概念框架请见《(一)》,危机应对与流动性陷阱请见《(二)》,解剖日本央行请见《(四)》,欧洲央行奇事请见《(五)》,“直升机撒钱”与数字货币的讨论请见《(终)》。

第5节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美联储 (Fed) 成立距今不过一百多年。其设立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弹性货币” ("elastic currency") 和更稳定的银行体系。其深层考量,是建立一套机制以防止一再发生的金融危机(联储成立前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907年)。最初的《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 of 1913) 规定,私有的地区联储银行的净收益(扣除其自身开支并向其成员银行支付6%的法定股息之后)“应作为特许经营税 (franchise tax) 支付给美国,不过该净收入的一半应缴入盈余资金账户 (surplus fund),直至其数额达到该银行缴入资本存量 (paid-in capital stock) 的百分之四十”(摘自《联邦储备法案》第7节:收益部门)。

本篇为免费文章,请登录后阅读完整内容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