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2030:经济民族主义回归(上)
张一苇
原创文章
2020/04/17

本文由智堡翻译,翻译行为获得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授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智堡的立场和观点,译文仅供教育及学术交流目的使用。

原文标题:The Return of Economic Nationalism in Germany,作者:Jeromin Zettelmeyer,发表日期:2019年3月29日,原文链接:https://www.piie.com/publications/policy-briefs/return-economic-nationalism-germany,译者:张一苇

Jeromin Zettelmeyer是PIIE的Dennis Weatherstone高级研究员

德国制造2030:经济民族主义回归(下)请见链接。 

正文部分

近来,美国、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纷纷采纳经济民族主义 (economic nationalism) 政策,反映出以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外国投资、政府对国内经济的激进干预为主题的全球转向。这些政策并不新鲜——它们发端于18和19世纪的近代工业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迅速蔓延,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在2008-09年的大衰退后重新流行起来。然而,德国似乎是一个例外——或许可以归因于其战后的秩序自由主义 (ordoliberal) 传统、对国际贸易的依赖以及奉行多边主义的坚定政治决心。

德国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 (Peter Altmaier) 于2019年2月公布的《国家产业战略2030》(National Industrial Strategy 2030),颠覆了上述观点。令许多德国评论人士(尤其是持中间偏右立场者)感到震惊的是,该文件提倡采取一套激进干预的“进攻性”产业政策。尽管它极力撇清与上世纪30年代那种恶毒的经济民族主义论调,乃至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鼓吹的保护主义思想的关系,但文件的措辞和大部分内容都明显带有民族主义色彩(无论是从德国的角度,还是从欧盟的角度来看)。具体来说,阿尔特迈尔呼吁

  • 提高制造业在GDP当中的比重,在德国从目前的23%(已是法国或美国份额的两倍)提高到25%,在全欧盟从14%提高到20%

  • 对从欧盟外进口的产品关闭欧盟价值链

  • 指定特定的德国企业为“国家龙头企业” ("national champions");

  • 修改欧盟竞争法,以促进欧盟龙头企业的诞生,即使是以牺牲欧盟市场竞争为代价;

  • 允许德国国家政府购买企业股票,以阻止外国收购;以及

  • 对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产业进行广泛的政府扶持。

本文概述了阿尔特迈尔的主要提案,回顾其历史背景,并分析其经济学价值。本文的结论是,其中三项提案——试图进一步提高德国制造业的GDP比重,限制非欧盟中间产品 (intermediate goods) 的进口,以及在德国和欧盟推广龙头企业——都是糟糕的政策,即便是基于德国和欧盟自身利益的狭隘解读,结论同样如此。剩下两项提案——阻止部分领域的外国收购,加大政府对特定技术的扶持——的合理性确实更易证明,要么是由于市场失灵,要么是因为在技术上依赖于易受政治干预的外国企业构成潜在风险。但即使是在这些领域,文件中提出的具体政策也可能弊大于利——这并非全盘否定阿尔特迈尔的国家干预主张,而是指出他设想的特定干预做法是错误的。

基于这一分析,本文提出了另一条道路,来解决《国家产业战略》中的核心担忧——德国和欧盟正在失去技术优势,而不遵守欧盟政治和经济游戏规则的其他国家可能会大肆蚕食欧盟的利益。根据本文中的替代方案,德国和欧盟将评估——如果必要的话,还将改进——现有产业政策的规模和目标。它们还将严肃对待阿尔特迈尔定义的产业政策之外的生产率增长制约因素,包括基础设施投资上的缺口和阻挠真正欧盟单一市场发展的障碍。另外,欧盟应针对中国发起的挑战制定一套全面的应对方案。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运转良好的世界贸易组织 (WTO),以及惩罚非欧盟国家政府强制技术转让和发放国家补贴的欧盟法律法规。这还可能需要有政府扶持的研发 (R&D) 项目,专门用来防止对威权国家产生技术依赖。这些步骤需要一套欧盟层面的强大治理架构,有能力在识别相关技术的同时,避免被私人利益裹挟、维持欧盟内部的竞争。

本篇为免费文章,请登录后阅读完整内容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