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ko | 我们到了“储蓄是一种罪恶”的时代
引言
终于,我决定透彻地,全然地聊一聊人类最关心的主题之一:钱。
时隔一年,我和老友 Mikko 再录播客(晚风说 E9:Jade & Mikko),世界变了,人也变了。他从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一个苦苦创业的货币学家,重新杀回二级市场做起了交易,曾经的种种经济学信仰也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上逐个土崩瓦解。一年的交易经验让他多次悲叹,做了十几年的经济学研究,究竟有什么用。他说,这一切转变是从他当了爸爸开始的。我则觉得不然。这一切是从这个魔幻世界开始的,不止是他,所有有智慧的经济学者,有经验的投资大佬,有常识的普通人,都经历着一场认知崩塌,我们正迈入一个新时代。
我们本以为,疫情会带来实体经济紧缩,市场也将就此结束 08 金融危机后长达十几年的不屈牛市。可事实是,巨大到无限的流动性,正从美联储和各国央行源源不断地涌向市场。而这些被凭空创造的货币,又马上被投入到了资本市场,继续推动泡沫更快速的膨胀。
可问题是,泡沫真的会破吗?Mikko 说,我们过去 100 年,不就是身处这场持续的泡沫盛宴之中?
可问题是,货币的本质还和我们所理解的一样吗?小时候,我们被教育储蓄是一种美德,花钱和投机才是可耻的。可在当代,当基础货币不断增多的时候,保有现金的保守观念是否才是危险的,存钱才是一种罪恶?Mikko 说,很遗憾,是的。
可问题是,印钱就不创造价值吗?Mikko 说,他已经开始怀疑这个最基础的经济学假设。事实是,只要有新的货币诞生,就有人从事生产和投资,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动物精神的体现。整个经济学本来就是建立在人类幻觉之上。
我不完全同意 Mikko 的一些观点。但是,我依然在和他的聊天中,感受到了一如既往的真诚炙热。他是关心的,他是思辨的,他是有爱有信仰的。我们也都同时忆起了齐美尔的那句话,货币是一座桥梁,而人类无法永远栖居在桥上。只不过,我们对桥对岸是什么的答案,一直在变化。
Mikko 说,也许桥没有尽头,它只是一座无尽之桥。
—— Jade
本期嘉宾
Mikko:
智堡创始人,新晋女儿奴。罐装可口可乐生产日期鉴定师,蓝色羽绒服爱好者。
微博:@Mikko朱尘
智堡:www.wisburg.com
本期 Highlights
去年股市的 V 型反转,源自过度的流动性
美联储在 2020 年到底印了多少钱?
货币永远在流动,所以是没有方向的
“印钱”唯一的道德问题就是贫富差距
全球量化宽松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
创业太难了,何不去炒股票?
为什么现代估值体系会崩溃?
有一种可能的结局,就是泡沫被永远地维持
什么是货币?货币就是政府花掉的钱
钱的物理性消失了,消费主义就来了
在今天,储蓄和保有现金就是一种罪恶
实体经济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难做吗?
我有时希望通过消费来保持我的贪欲
普通年轻人该如何配置个人资产?
有什么货币学常识是最有用的?
经济学就是建立在幻觉上的一门学科
本期音乐
La Nuit - Choristes
Arigatou… - KOKIA
扫码下图,加入本期快闪群参与内容讨论,7 天内自动解散。超过 200 人加入请联系微信:xiaopangljl。